鸽子楼始建于1932年,坐落老洋街南首,也便是中心街口(原百货大楼以北),沿街一层门面运营笼屉等日用百货,旁房为大洋照相馆,二层为主人房舍,顶房因养鸽子而得名,常常呈现“夕阳西下,百鸽绕匝”,成为了老枣庄一景。
苏老先生在枣庄生活了77年,据他介绍,是一个叫马同生的生意人靠做修笼屉生意发家,后因生意做大才制作了鸽子楼。
马同生,滕县城头人,1910年从滕县城头举家迁往枣庄时,13岁的他已经是一个技艺精深的竹编匠人了,再加上他为人豪爽义气,来到枣庄不久就结识了一帮商界朋友。“大概是1942年,不少同他一同经商的朋友都期望他能制作一座国人的楼房。”白叟回想说,其时一些来自修建业、铁业等不一样的职业的朋友都向他伸出了援手,趁着马同生到南边进货伐竹之时,用了将近一年的时刻,建成了一座上下两层六间,约120平方米的小楼。马同生还在二楼楼顶饲养了一群白鸽,每到夕阳西下之时,就会看到“白鸽翔集、翩翩而舞”的景象,时刻长了,老百姓都把它称为“鸽子楼”。
“其时的鸽子楼地处富贵的商业地段,每天行人人山人海,鸽子楼的东山墙又成为戏剧表演海报、膏药大力丸产品介绍、寻人启事、物流信息等的会集粘贴处。”白叟还说,鸽子楼建成后,楼上住人,楼下便是商业店肆,门额上还悬挂了一块长两米宽约80公分的木制牌子,上面刻着“永兴箩店”四个大字。
“鸽子楼的风光和名望让日本人红了眼。1944年,一伙日本兵闯进鸽子楼带走了马同生,理由是抓到的一个小偷说把偷来的钱给了鸽子楼的老板。日本人将马同生抓到抱犊崮山区做苦力,并讹了马家一大笔钱,一年后,马同生才回到了老家城头,马家也就此式微。”苏老先生讲起了鸽子楼的故事。
从前名噪枣庄的鸽子楼,上世纪80年代租给了一张姓商人运营茶叶,取名“北冰洋茶庄”,三间楼下门市,每月租金24元。直到1992年4月28日,旧城改造,鸽子楼才被逼拆迁。
曾在太平街寓居的刘女士回想,曾经由南马道(鸽子楼起)至北马道(枣庄剧院)被称为“洋街”,一度是枣庄最富贵的大街。自从鸽子楼撤除后,旧城改造,邻近建了商城,现在也是市中区最富贵大街之一。3下一页